关于春晚,你有哪些极为珍贵的记忆?-凯发k8网页登录
文/李米
转眼间,除夕又到了。
尽管在吃饺子还是吃汤圆的问题上,南北方的朋友存在着分歧,但有一个习俗,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坚持得很一致:那就是看春晚。
春晚,曾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时尚指南。从外在的服装搭配,到内在的精神涵养,都是当时的潮流风向。
01
大众穿搭指南
上世纪 80 年代,正如赵本山小品中所说的:改革春风吹满地。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了上来,精神追求也绝对不能少。
而是主持人——当时的国民小花刘晓庆身上的那件红色衬衫。
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,越来越多新颖的设计出现在了春晚的舞台上。比如那英的天鹅绒西服,还有毛阿敏的大垫肩。
瞧瞧这洁白但不单调的配色,简洁却别出心裁的设计。
尤其搭配上金框眼镜,儒雅、坚毅的形象透屏而出。
风格永远是不设限的,阳光些的年轻人,推崇的是费翔的这套活力休闲装。
比如牛莉的粉色外套,张小斐的红色大衣,或者三美的三款风格不一,但都端庄大方、仙气飘飘的晚礼服。
02
金句诞生地
如果罗列出春晚给观众带来的影响,“服装穿搭”大概只能排到第二。在对人民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上,春晚同样是当仁不让、敢为人先。
买房前承诺的“买房送家具”,原来是“帮忙运送”而不是“赠送”,说好的“如有问题会去维修”,结果还加了一列只能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小字:要在开发商方便的时候。
有不少网友都会用“宫廷玉液酒,一百八一杯”作为“接头暗号”,这句台词就出自于赵丽蓉 1996 年的小品《打工奇遇》。
在《如此包装》里,赵丽蓉老师扮演评剧大师。经纪人美名其曰要发展评剧,实则是挂羊头卖狗肉,既不像正经的评剧,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rap,纯粹是用两者结合的噱头来赚快钱。
03
春晚,年味的标志
在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的当下,人们还是习惯于从春晚中去寻找宝藏。
有人孜孜不倦地挖掘春晚小品,把赵本山的语录,剪辑成了视频,在各个平台上收获了上亿的观看;有人在每场热点新闻之下,总能找出以前的小品里对应的片段,来证明春晚作品的先锋性。
倪萍在一档节目中表示,有一年春晚,倪萍收到的装有贺电的信封里都是白纸,但她临危不乱,调整信息,以专业的主持人素养,将这场献给全国人民的晚会完美地进行了下去。